继续教育招生网是各类学历教育【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国开电大】的报名中心。
电话/微信咨询热线:13825236983
成人高考学校: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自学考试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汕头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更多
网络教育学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东莞理工学院网络教育网

网络教育学校 / 东莞理工学院

学校概况:普通综合性大学。
学习方式:音频视频课件
咨询电话:13825236983
   网络教育是成人学历教育中的一种,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提升学历的高等教育形式。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网络教育报考流程步骤

  一、选择中意院校和专业

  第一步:搜索自己想选择的网络远程教育学院,进入该学院官方网站点击网上报名填写相关专业及报考院校即可

  第二步:提交相关的材料及证明,比如学历证明以及身份证等,

  二、参加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第一步:可以在网上查询及打印《入学考试准考证》,然后到校外的学习中心参加入学考试。

  第二步:网络教育录取和注册

  1、符合免试条件者,录取后按规定交费、注册。

  2、参加入学考试者,符合录取条件的,录取后按规定交费、注册。

  三、开始网络教育学习

  远程教育录取工作由各试点高校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将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注册报道工作,逾期者将视为放弃。

  报到入学被录取者注册后,及时到网站平台查询确认注册信息(学号和密码),到校外学习中心领取学习资料(教材、光盘等),随时到网站学习平台参加网络课程的学习。

  如何学习

  1)课件学习:每门学科分为几个章节,每一章节分几讲来完成,每一讲相当于一节课。每一门学科这个部分满分是10分,得分点在于每一讲只要播放够6分钟以上即可得到1分,所以这个课件点播10分很容易得到。

  2)视频学习:每门学科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网络视频教程学习。如果学生想把视频保存到电脑上,可以用录像软件《超级捕快》,将网络视频录制保存AVI,FLV,WMV等常用的视频格式,在电脑上直接学习。

  3)在线测试:其中每一章节学完之后,课件学习后面的在线测试是和前面的每个章节对应的,课件学习每一章点播完后就可以捎带做下后面对应章节的在线测试。每一章做完提交就可以当场显示得分和对错情况,可以重复做很多遍,直到得到的分数你比较满意,这个环节占30分,全部完成后要得到21分以上就可以了,得到满分更好!

  4)网上作业:这个环节是各学科老师所布置的平时作业,一般都不计入总成绩的,只有《网上学习导论》计入考试成绩。《网上学习导论》该门学科在线测试题库里面没题,所以这个网上作业是必做的,相当于在线测试,占30分。《网上学习导论》这个网上作业做题方法是把每一模块的题目下载下来,按题目要求做好后点击上传即可完成。

  5)在线时长:在线时长就是你每次登陆学习平台学习的时间都会有一个统计,每学期下来累计在线学习时间多长,平台里面会自动累计显示的。这个也要占到10分左右,没有要求学生必须每天在线时间多长,只要大家各自安排好学习计划,每周或者休息时间登录学习即可,原则上每学期在线累计时长要达到3000分钟以上(最低限制,上不封顶,学习时间越多越好)。

  6)教学论坛:这个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很有利的平台,在这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个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不同批次的同学朋友,每个学科都有一个专业辅导老师,学生可以随意在里面发帖发信息,关于学习考试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里面发问求解。当然我工作QQ也是每天在线,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和我联系。

  7)教学公告:这里面是郑大远程教育学院 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学院关乎学习考试的任何公告同学们可以随时留意,关乎自身的更要注意。

  8)学习顺序:开始课程学习时,建议先学习《网上学习导论》,以便其他课程学习的顺利开展。

  9)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课件点播10分+在线测试30分+综合考评10分+期末考试50分。

  10)网络教育专升本的学生必须通过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考《大学英语B》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专业的学生考《大学英语A》和《计算机应用基础》。

  报名材料

  报名网络教育本科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考生通过高起点报考本科,二是专科起点报考远程教育本科。高起点考生需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如中专、高职院校或应届高中毕业生。专科起点考生报考时需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文凭。报考远程教育本科时,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高中(相关毕业证书)或大专国民教育系列文凭原件及以上复印件2分、一寸照片两张到指定的学习中心进行报名、缴费。远程教育每年分为春秋两季招生,春季考生可在每年2月底前报名,秋季考生可在每年8月底前报名。远程教育本科无论是高起点还是专科起点都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全称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完成相应学习计划,达到毕业要求者方可毕业,对于达到学士学位条件者可获得学士学位证。

  网络教育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上班族的喜爱,在基础远程教育中也广受欢迎。网络教育招生院校均为国内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院校,设置专业均为就业前景良好的热门专业,其注重实用性,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我国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培养了大批远程本科毕业生,他们其中很多都从事于大小型企业的管理或重要岗位。

  远程教育春季报名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初。入学考试时间根据每个大学的情况而安排的,一般来说春季大概有5次入学考试时间;远程教育秋季报名时间为:每年的3月中旬一直到9月中旬。入学考试时间根据每个大学的情况而安排的,一般来说秋季大概有6次入学考试时间。

  1.远程教育学历是否被国家承认?

  答: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经教育部批准开办远程教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提前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以良好成绩通过,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5月学校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被入选 “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示范校。2019年起,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两个学位点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筹集社会捐赠教育发展资金6.2亿多元(包括现金和实物),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名第34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340亩,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2000亩(含C23已完成初步规划方案设计新增地块370亩及教师村130亩);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40多亩;教职工160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0多人、副高职称人员360多人,博士740多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9480人,继续教育学生18799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万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70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115G。

  学校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2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招生,在13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专业第一批本科招生。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2018年6月21日,我校作为唯一的地方院校代表,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大会发言。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18年获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在 “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连续三届捧回“优创杯”。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2018年获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高校奖”和1银3铜的好成绩;完善“攀登计划”学生科技学术孵化平台,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编制了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

  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获 “优秀组织(高校)奖”,四支代表队分别获省1银奖和3铜奖,另外连续三届捧获“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优创杯”,五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5月,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省省赛,我校首获“优胜杯”,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2019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上,分别获得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高校)奖”,团队方面获得2银2个铜的新突破,2019年1月,在浙江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1铜,创造了我校参加“互联网+”比赛历史新突破。

  招生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2019年市外理科最低录取分超出高分优先投档线9分。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649名,其中已毕业282名,在读367名;2018年首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招收诺丁汉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共9名。学校教师中获合作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资格210人,博士导师资格26人。学校自2019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硕士和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共79人,两学位点共有100位教师通过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任职资格认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3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根据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104名、省内第6名,是我校首个进入全国前100名、且排在前50%的学科。新获批4个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34个,理工科专业占比为66.6%,理工科专业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围绕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奋斗目标,学校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核心地位。坚持“内稳外引”和“引育结合”,建有4个海外创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以超常规措施,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 “学科领军、骨干人才” “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首批遴选校内18位教师进入学科领军、骨干人才特聘岗位。近三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等近500人,包括徐建中、陈和生、周炳琨、王立军、卢秉恒、杨志峰等双聘、特聘院士9人(含境外院士1人),柔性引进院士2人(含外国院士1人),其他杰出人才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现有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1人;实现东莞市 &ld


教材购买

张老师

电话咨询

13825236983

微信咨询

13825236983